首页 资讯 正文

澧水澧南垸大堤K8+200处发生管涌,500余名武警、民兵、群众——通宵达旦战管涌

体育正文 192 0

澧水澧南垸大堤K8+200处发生管涌,500余名武警、民兵、群众——通宵达旦战管涌

澧水澧南垸大堤K8+200处发生管涌,500余名武警、民兵、群众——通宵达旦战管涌

华声在线记者李杰 鲁融冰 通讯员汪博洋(wāngbóyáng) 一侧是湍急的洪流,一侧是火热的抢险(qiǎngxiǎn)现场(xiànchǎng)……6月(yuè)22日凌晨3时许,记者走上澧水澧县澧南垸大堤,只见管涌抢险现场灯火通明、一片忙碌。 6月22日凌晨3时许,澧(lǐ)水澧县澧南垸大堤管涌抢险现场灯火通明、一片忙碌(mánglù) 60余辆自卸(zìxiè)卡车来回运输(yùnshū)砂石(shāshí),50余名群众、志愿者将砂石装袋,400余名武警、民兵排起长队,接力传递(chuándì)砂石袋,50余名武警、民兵用砂石袋修筑围堰、分级压浸。为方便机械运输砂石,推土机、挖掘机有序作业,抢筑道路。 21日下午6时许,澧水右岸(yòuàn)澧县澧南垸大堤K8+200处发生管涌(guǎnyǒng)。“七八个管涌口,多个管涌口涌出细沙,最大管涌直径超过0.5米。”组织群众巡堤查险的澧南镇(nánzhèn)副镇长罗斌回想起当时场景仍心惊胆战(xīnjīngdǎnzhàn),他告诉(gàosù)记者,管涌区纵向长度约40米,位于坡脚处的一处管涌,冒出的浑水致使土坡坍塌。 群众、志愿者将砂石(shāshí)装袋 罗斌立即向澧(lǐ)南垸防汛分指挥部报告,分指挥部随后上报澧县防汛指挥机构。澧县当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党政主要(zhǔyào)领导及防汛抢险技术专家组第一时间(shíjiān)赶到出险现场。在充分分析与讨论后,防汛抢险技术专家组果断(guǒduàn)决策,采用2道围堰蓄水平压(围堰高度1米)、堰内卵石压浸的临时处险(chùxiǎn)方案。 为确保抢险(qiǎngxiǎn)工作(gōngzuò)顺利实施,澧县水利、应急、电力等部门迅速响应、各司其职(gèsīqízhí)。该县武装部闻令而动(érdòng),紧急调度100名基干民兵,携带抢险工具火速赶赴现场;澧南镇政府组织临时照明线路架设工作,并组织450名抢险队员参与抢险。 武警、民兵排起长队,接力(jiēlì)传递砂袋 “以管涌群为中心,人工用砂石袋修筑面积约100平方米、高1.2米的围堰蓄水平(shuǐpíng)压,然后用砂石料压浸导滤。”澧县水利局局长彭家金介绍,采用砂石导滤后虽然还会有水流出(chū),但泥土等细颗粒料不会被(bèi)带走,大堤不会继续淘空,险情就基本控制(kòngzhì)住了。”他说。 “快!快!加快接力速度!”在管涌区(qū)抢险的民兵,泥浆已没过(mòguò)他们的腿肚子,但大家士气高涨。 “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,我们必须(bìxū)冲上去,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(lìliàng)!”群众张晓华自险情发生后一直在现场参加处置,休息片刻(piànkè)后,立即加入抢险队伍。 澧水(lǐshuǐ)澧南垸大堤管涌区完成压浸平台填筑 22日清晨6时许,第一道(dìyīdào)内围堰完成(wánchéng),第二道外围堰也基本抢修成型。 “澧南垸土层厚度仅为3到5米,下部为砂卵石基础,属于典型(diǎnxíng)的双层(shuāngcéng)地基,高洪水位时,堤内外水位差较大,易形成渗流通道翻砂鼓水。”彭家金介绍,截至22日15时,抢险现场出动挖机30余台(yútái)次,调运砂石料近3000立方米,基本完成(wánchéng)压浸平台填筑,后续将加强(jiāqiáng)值守巡查,确保大堤防洪安全。
澧水澧南垸大堤K8+200处发生管涌,500余名武警、民兵、群众——通宵达旦战管涌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